奇點空間設計
    透天厝三代同堂室內設計指南:打造舒適又實用的多代共居空間

    透天厝三代同堂室內設計指南:打造舒適又實用的多代共居空間

    發布日期:

    為什麼三代同堂的透天厝需要特別的室內設計?

    隨著高房價與少子化趨勢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「三代同堂」共居的生活方式,而「透天厝」成為多代家庭的熱門住宅類型。透天住宅擁有樓層分層的優勢,但若缺乏專業與貼心的室內設計,生活品質往往無法達到預期。那麼,**為什麼三代同堂的透天厝需要特別的室內設計呢?**本文將從生活需求、動線規劃、收納與風格融合等層面深入解析。


    三代同堂的空間需求大不同

    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中,住戶成員包含年長的父母、壯年的子女、甚至是年幼的孫子女,每一代的生活習慣與需求都有所不同。例如:

    • 長輩需要安靜、便利且無障礙的生活空間。
    • 壯年夫妻重視隱私、收納與工作空間。
    • 孩童與青少年則需要成長空間、遊戲區域與安全性。

    若透天厝的設計沒有考慮這些差異,可能導致生活不便、彼此干擾,甚至家庭矛盾。因此,以「人」為本的室內設計,才能創造和諧的共居生活。


    樓層分配與動線規劃是關鍵

    透天厝的最大特點是「垂直空間」,但這也意味著樓層間的動線規劃成為一大挑戰。室內設計師通常會依照世代特性安排樓層,例如:

    • 一樓規劃為長輩房與公共區域(客廳、廚房),方便長輩免於頻繁爬樓梯。
    • 二樓為主要臥室(子女夫妻)、小孩房,保有私密性。
    • 三樓或閣樓可設置為書房、多功能室或孫子女的遊戲室。

    這樣的配置能有效減少生活干擾,同時提升每一代的居住品質。搭配設計良好的樓梯寬度、防滑材質與安全扶手,更能確保老少皆宜的生活環境。


    收納規劃與彈性空間,提升生活效率

    三代同堂的家庭物品相對較多,不同世代的東西也各自龐雜。完善的收納系統與彈性空間設計,能大大提升生活效率與整潔感。例如:

    • 設置 玄關大容量鞋櫃、客廳隱藏收納櫃,集中管理公共物品。
    • 每一間房間預留 獨立衣櫃與個人儲物區,減少混放與爭用空間的情況。
    • 利用 畸零空間打造樓梯櫃、壁龕、升降櫥櫃,提升收納機能。

    此外,彈性空間如可變動的客房、和室或開放式書房,也能因應家庭結構變化,未來長輩看護或新生兒照顧等需求。


    設計風格融合,建立家庭認同感

    三代同堂家庭的成員對美感與風格的喜好可能差異很大,如何在設計上取得平衡,是一項挑戰。這時候,選擇風格中性、自然、耐看的設計語言非常重要。例如:

    • 現代簡約風格適合大多數年齡層,兼顧美觀與實用。
    • 日式或北歐風格強調溫潤木質與自然光線,有助營造放鬆的氛圍。
    • 局部結合 中式元素或傳統家具,讓長輩也能感到親切與熟悉。

    透過設計融合不同世代的喜好,不只提升居家美感,也有助於建立家庭歸屬感與情感連結。


    無障礙與安全性設計不可忽視

    對於有年長者與幼童的家庭來說,安全性設計與無障礙動線是必要條件,包括:

    • 廁所加裝扶手、防滑地磚、低檯浴缸
    • 一樓預留醫療床或看護空間的可能性
    • 選用圓角家具、感應照明、夜間安全燈以降低意外風險。

    這些看似微小的設計細節,卻大大影響生活安全與便利性,也彰顯了室內設計在三代共居中的實質價值。

     

    三代同堂室內設計的核心原則:打造和諧共居的幸福空間

    隨著現代人對家庭價值的重視,「三代同堂」逐漸成為許多台灣家庭的選擇。透天厝、多樓層住宅或雙拼型住家,為多代同住提供了空間基礎,但真正能讓各世代住得舒適、自在,關鍵還是在於室內設計的規劃是否到位。本文將深入探討「三代同堂室內設計的核心原則」,協助你打造出兼顧功能性、美觀與情感連結的理想居家空間。


    原則一:空間分層與分區的智慧規劃

    三代同堂的第一個挑戰,就是如何在同一棟房子內滿足不同年齡層的生活需求。有效的空間分層與分區,是室內設計中的首要關鍵。

    • 垂直分層(適用透天厝):長輩房設在一樓或電梯可及的樓層,方便出入;中壯年夫妻與小孩的臥室安排在中間樓層;頂樓可設置書房、娛樂空間或客房。
    • 水平分區(適用單層住宅或公寓):透過玻璃拉門、滑門或活動隔間,將公共區域(如客廳、廚房)與私人空間(臥房、書房)適當劃分,減少干擾。

    這樣的設計能夠兼顧生活機能與隱私,同時避免不同世代之間的作息衝突。


    原則二:隱私與共享空間的平衡

    在三代同堂的家庭裡,共享與獨立的空間需求必須取得平衡。太多共用空間會引發摩擦,太多隔離則可能削弱家庭互動。

    • 公共空間(如客廳、餐廳)建議設計寬敞明亮,鼓勵一家人聚會、互動。
    • 半開放設計可維持視覺開闊感,但利用家具或隔屏達到視覺上的隱私保護。
    • 每位家庭成員的私人空間(如臥室)應具備良好的隔音與個人收納空間,讓成員在需要時可以獨處與休息。

    透過設計上的巧思,即使住在同一個屋簷下,也能擁有各自的生活步調。


    原則三:收納系統必須聰明且個人化

    三代共居等於三倍物品、三倍雜亂潛力。因此,聰明的收納規劃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。

    • 玄關區域可設大容量鞋櫃與雨具架,集中管理全家人的出入物品。
    • 每個房間配置專屬收納櫃,讓每代成員擁有自己的儲物空間,避免混放。
    • 善用畸零空間(如樓梯下、床底、牆角)設置隱藏櫃體,提升坪效。
    • 彈性收納設計(如可調整層板、滑動門、抽屜式儲藏)可隨家庭結構改變而調整。

    實用的收納設計,能減少雜亂,提升整體空間質感,並降低家務壓力。


    原則四:長輩友善與兒童安全設計並重

    長輩與幼童在三代家庭中是最需要被照顧的族群,因此在設計中,安全性與友善性必須優先考量。

    長輩友善設計建議:

    • 一樓設置無障礙浴廁與扶手,使用防滑地磚。
    • 燈光照明需明亮但不刺眼,動線清楚,避免陰影與障礙。
    • 若透天厝層數多,建議預留電梯井或加裝樓梯升降椅的空間。

    兒童安全設計重點:

    • 家具邊角採用圓弧設計,減少碰撞風險。
    • 電源插座加裝防護蓋,清潔用品需高處儲放。
    • 建議規劃遊戲區或兒童活動角落,方便看顧,也給孩子安全探索的空間。

    透過貼心設計,能降低家庭成員受傷的風險,讓全家人都住得安心又自在。


    原則五:設計風格整合,創造家庭認同感

    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員對美感偏好各不相同,設計風格的統一與融合能讓全家對「家」產生更深的認同與歸屬。

    • 可採用中性風格如現代簡約、北歐、日式自然風,降低風格爭議。
    • 在公共空間中可融合少許傳統元素(如中式木雕、古典傢俱)以照顧長輩喜好。
    • 房間則可以採取半客製化設計,依據個人風格調整色彩或擺飾。

    設計是一種家庭價值的延伸,用心融合風格,也是在傳遞彼此之間的尊重與包容。

    透天厝常見樓層配置建議:打造實用與舒適兼具的居家空間

    透天厝一直是台灣家庭購屋或自地自建的熱門選擇。相較於大樓住宅,透天厝擁有獨立門戶、樓層分明、空間彈性高等優勢,特別適合三代同堂或多口家庭。不過,要讓居住更舒適、動線更流暢,「樓層配置」就變得相當重要。

    本篇文章將為你整理 透天厝的常見樓層配置建議,從功能區分、生活需求、隱私與動線等多角度出發,協助你打造一個實用又美觀的理想居所。


    一樓配置建議:迎賓與長輩生活空間

    🔑 主要功能:公共空間、長輩房、玄關設計

    透天厝的一樓是與外界連結最密切的空間,通常會安排玄關、客廳、餐廳、廚房等公共區域,也是家庭活動與接待親友的主要場所。

    若家中有年長成員,一樓也非常適合規劃長輩臥房與專用衛浴,減少上下樓梯的不便,並提升安全性。除了臥房,設計上也建議:

    • 地板採用防滑材質;
    • 設有無障礙浴廁、扶手與緊急鈴;
    • 門口可規劃輪椅坡道或預留升降設備空間。

    一樓空間也可以適度設置大型鞋櫃、收納櫃或隱藏式儲藏間,讓進出門口區域整齊清爽。


    二樓配置建議:夫妻主臥與小孩房區

    🔑 主要功能:核心私人空間、親子區域

    二樓通常作為主要居住成員的私領域空間,適合安排夫妻主臥室、兒童房或書房。這層樓的設計可以更注重隱私與舒適性,以下是幾個配置建議:

    • 主臥可設有獨立衛浴、更衣間或小書房
    • 小孩房靠近主臥,方便照顧與互動;
    • 選擇隔音良好的建材,避免噪音干擾休息品質;
    • 若坪數允許,可打造共享親子閱讀區或遊戲空間。

    這一層也是家庭情感交流的重要場域,可藉由設計強化夫妻與親子之間的連結。


    三樓配置建議:多功能彈性空間

    🔑 主要功能:書房、健身房、客房、休閒空間

    三樓是透天厝中最具彈性的一層,根據家庭成員的需求,可以靈活規劃為:

    • 書房或居家辦公室
    • 健身房、瑜珈室或影音娛樂室
    • 彈性客房,供親友來訪或育嬰、照護人員使用;
    • 年長子女可使用為獨立生活空間

    若家庭中有需要創業、SOHO 工作者,三樓也可以作為安靜的工作區,不被一樓日常活動打擾。

    此外,三樓的設計風格可以較自由創意,加入個人風格,提升居住樂趣。


    頂樓(屋突)配置建議:戶外活動與機能空間

    🔑 主要功能:露台、曬衣間、儲藏室、花園

    透天厝的頂樓常被忽略,但其實是一個潛力極大的空間。常見用途包括:

    • 曬衣空間:設置遮雨棚、曬衣架與防風設計;
    • 儲藏室:放置季節性用品、行李箱、備品等;
    • 家庭花園:打造綠意陽台、蔬果盆栽園或療癒植栽角;
    • 休憩區:設置戶外桌椅、涼亭或 BBQ 區,享受親友聚會。

    若考量防水與隔熱,建議選用合適的建材並定期檢修屋頂,避免日後滲水或維護困擾。


    地下一樓(若有)配置建議:停車與儲藏機能

    部分透天厝設有地下一樓,常見用途為:

    • 車庫或雙車位空間
    • 機車、自行車停放區
    • 儲藏室或工具間
    • 若通風良好,也可設置練琴室、視聽室或工作坊

    若打算將地下室作為長時間使用的空間,建議做好防潮排水與除濕設計,並安排充足照明與空氣循環設備。

     

    三代同堂透天厝的設計風格推薦:兼顧美學與多代需求的最佳選擇

    隨著三代同堂的生活型態日漸普遍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居住在透天厝中,以獲得更大的空間與更高的生活彈性。然而,在室內設計上要同時滿足長輩、中年人與小孩的需求,選擇合適的設計風格就成了關鍵。

    本篇將為您推薦幾種適合「三代同堂透天厝」的設計風格,協助您在美感與實用之間取得最佳平衡,打造一個真正適合全家共居的溫馨家園。


    1. 日式簡約風:溫潤自然,適合重視生活品質的家庭

    ✅ 特點:

    • 使用大量原木材質、米色與白色等自然色系
    • 強調「留白」、空間呼吸感與光影變化
    • 家具低矮,線條俐落,營造安定感與寧靜氛圍

    ✅ 適合原因:

    日式簡約風特別適合有長輩與小孩的家庭。地板多為木質,舒適且減震;家具高度貼近地面,更加安全;空間清爽不擁擠,也減少視覺壓力。這樣的設計風格讓三代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放鬆。

    ✅ 延伸建議:

    搭配和室設計可作為客房、冥想空間或彈性活動室,提升空間多功能性。


    2. 現代混搭風:融合多元風格,滿足各世代需求

    ✅ 特點:

    • 以現代風格為主體,融入不同元素如工業風、北歐風、中式元素
    • 色彩與材質運用大膽,但整體設計協調
    • 強調收納與實用功能

    ✅ 適合原因:

    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員對風格的偏好不盡相同。透過現代混搭風,能讓空間兼顧美感、功能與個人化需求,是一種兼容並蓄的理想選擇。

    長輩可擁有較中式或古典氛圍的臥室,中年夫妻可選擇簡約現代風格,小孩房則以活潑明亮為主,各樓層依使用者喜好搭配,打造出多元但不雜亂的整體感。

    ✅ 延伸建議:

    透過一致的建材與色彩串聯各空間主題,如同一種木地板貫穿全棟,維持視覺連貫性。


    3. 北歐風格:明亮舒適,重視機能與自然感

    ✅ 特點:

    • 強調自然採光與淺色系(白、灰、木色)
    • 運用簡約線條與實木家具,營造溫馨氛圍
    • 機能性設計強,注重收納與動線流暢

    ✅ 適合原因:

    北歐風以「簡單就是美」為核心,非常適合三代共居的透天厝家庭,能營造出輕鬆、整潔又兼具機能的生活空間。尤其適合現代父母族群想打造舒適居家,同時保有育兒與照護長輩的便利性。

    ✅ 延伸建議:

    搭配綠植與簡約裝飾,讓每一層樓都有自然感與清新氣息,也能舒緩家庭成員的日常壓力。


    4. 中式禪風:傳統美學與現代空間的完美結合

    ✅ 特點:

    • 採用木質、石材、竹等天然元素
    • 配色沉穩內斂,如棕、黑、灰搭配米白
    • 家具講求對稱、線條簡潔,融合東方美學

    ✅ 適合原因:

    對長輩來說,中式禪風不只是風格,更是一種情感連結。這種設計風格帶有傳統文化底蘊,讓長輩能夠在熟悉的氛圍中安心生活,同時透過現代化手法呈現不顯老氣。

    對年輕一代來說,禪風的空間也能讓人靜下心來,是家庭中一處心靈放鬆之地。

    ✅ 延伸建議:

    可設置一處茶席或閱讀角,營造全家共享的心靈交流空間,提升居住質感。


    5. 無印風格:極簡理性、注重機能的全齡化設計

    ✅ 特點:

    • 接近日式風格,但更偏向「極簡」、「理性」與生活機能優先
    • 採用大量白色與自然木色,線條與形體極度簡潔
    • 家具設計以收納與實用為核心

    ✅ 適合原因:

    無印風的整體感與高機能性,讓每一代都能輕鬆使用空間、維持整潔,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家庭。這種設計也很適合打造清爽、不雜亂的三代共居環境,維護良好的家庭動線與生活節奏。

     

    三代同堂設計常見問題與解法:打造真正適合多代共居的家

    隨著高房價與長壽社會的到來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「三代同堂」的生活模式,共同居住在透天厝或大坪數住宅中。雖然多代共居有其溫馨與便利之處,但實際在裝潢設計上,卻常常面臨空間、動線、風格與需求衝突等各種挑戰。

    那麼,**三代同堂設計常見的問題有哪些?又該如何解決?**本文將從實務角度出發,深入分析五大常見問題與對應解法,協助你規劃出真正適合全家人長期共居的幸福空間。


    問題一:作息時間不同,互相干擾

    ✅ 常見情況:

    長輩早睡早起、孩童需要午睡,中壯年晚下班甚至會追劇或加班,造成睡眠時間重疊,易被噪音打擾。

    ✅ 解法建議:

    • 隔音設計:選用吸音材質牆面、加裝隔音門或地板墊。
    • 空間分層:將不同世代的臥室安排在不同樓層或相對安靜的區域。
    • 生活空間彈性安排:深夜活動集中在書房或客廳,不干擾休息成員。
    • 照明規劃:設計多段式燈光,避免夜晚燈光干擾他人睡眠。

    問題二:隱私空間不足,容易產生壓力

    ✅ 常見情況:

    三代同住空間緊密,個人隱私難以保有,容易導致家庭成員間情緒摩擦或壓力累積。

    ✅ 解法建議:

    • 臥室規劃明確:每位成員擁有獨立臥室與個人收納空間。
    • 設置緩衝區:在房間門口設置小玄關、走道或屏風,營造過渡空間。
    • 浴室分區使用:盡量設置雙浴室,減少同時使用衝突。
    • 開放空間留有界線:客廳或用餐區可使用矮櫃、植栽、拉門劃分出區域感。

    問題三:長輩生活便利性不足

    ✅ 常見情況:

    長輩居住於需要爬樓梯的樓層、廁所不防滑、家具高度不適合,造成生活不便或潛在危險。

    ✅ 解法建議:

    • 長輩房設置在一樓,避免頻繁上下樓。
    • 浴室改為乾濕分離,並加裝扶手、防滑地磚與緊急鈴
    • 家具高度適中,如椅子、床鋪皆便於起身與躺下。
    • 預留電梯空間或樓梯升降椅安裝處,以應對未來年齡增長需求。

    問題四:空間收納不足,雜物堆積混亂

    ✅ 常見情況:

    三代同住意味著三倍的物品與生活用品,空間規劃若不當,容易導致家中雜亂、生活效率低落。

    ✅ 解法建議:

    • 每個人擁有專屬收納空間(如獨立衣櫃、抽屜)。
    • 公共空間善用系統櫃、隱藏式收納設計、畸零空間利用
    • 定期做斷捨離與分類,維持空間清爽。
    • 玄關、客廳、餐廳設計大型儲物櫃,集中管理公共用品。

    問題五:風格衝突,難以統一美感

    ✅ 常見情況:

    長輩偏好傳統中式風格,年輕人喜愛北歐或現代簡約風,裝潢時意見不合,導致空間視覺混亂。

    ✅ 解法建議:

    • 以中性基底風格為主,如日式、無印或現代簡約風,再局部融入個人偏好元素。
    • 公共空間統一風格,私人房間依個人喜好設計,達成平衡。
    • 運用同色系或統一材質,讓各空間在視覺上保持協調感。
    • 家具選擇上以「機能性與耐用性為優先」,美學為輔,減少爭議。

     

    預算規劃與室內設計師的角色:打造理想空間的關鍵夥伴

    裝修一間房子,無論是新成屋、老屋翻修,還是自建透天厝,預算規劃設計規劃始終是最重要的兩大核心。許多屋主一開始滿懷期待,卻常常在裝修過程中遇到預算爆表、施工延誤、風格不一致等問題。

    這時候,專業的室內設計師不只是美感的實踐者,更是協助你有效掌控預算、落實理想空間的關鍵角色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:如何正確規劃裝潢預算?室內設計師又能提供哪些關鍵幫助?


    一、裝潢預算為什麼容易超支?

    在裝修初期,多數人對預算的概念常不清楚,只憑印象抓個大概金額,導致後續追加費用不斷,壓力爆表。常見導致預算超支的原因包括:

    • 項目不夠細:只列出總額,未細分工種(木作、水電、油漆等);
    • 忽略隱藏成本:拆除費、清運費、額外管線移位等未納入預算;
    • 材料選擇未考慮替代品,導致實際施工時發現預算不足;
    • 變更設計頻繁,反覆修改導致額外費用支出。

    因此,在開始裝潢前的預算規劃越詳細、越務實,越能有效控制成本。


    二、預算規劃的三大步驟

    ✅ 步驟一:設定總預算範圍

    根據房屋大小與裝潢需求,初步設定合理的預算範圍。例如:

    • 基本裝修(清水模、簡單隔間):每坪約 8–15 萬元;
    • 中高端設計(客製櫃體、系統家具、風格統一):每坪約 15–30 萬元;
    • 老屋翻修或透天厝整體設計:建議預算更充裕,含水電整新等費用。

    ✅ 步驟二:盤點需求與優先順序

    確定哪些空間最需要裝修?是否有收納、育兒、長輩友善等重點?把需求分為:

    • 必要項目(功能必須)
    • 加分項目(提升美感)
    • 可延後項目(非立即需求)

    如此一來,即使預算有限,也能保住最核心的裝修目的。

    ✅ 步驟三:與設計師討論細項與報價

    將需求交給設計師後,請他依照預算規劃細項報價,包含:

    • 工項分配(泥作、油漆、水電、木工)
    • 材料品牌選項與單價差異
    • 工期與施工邏輯

    一位負責任的設計師,會站在屋主的角度,提供不同價格帶的替代方案與建議,協助你做出最符合預算的選擇。


    三、室內設計師在裝潢中的角色不只是「美學顧問」

    很多人誤以為設計師只是幫忙「畫圖」、「挑風格」,但實際上,專業設計師的角色遠超過美學,以下是他們能為你做到的事:

    1. 預算控管與規劃

    設計師可依照你提供的預算,量身訂做符合財務條件的設計方案,並提出「高、中、低」預算選擇,避免因誤估金額而造成後期尷尬或停工。

    2. 動線與空間配置優化

    一位有經驗的設計師,懂得在有限坪數內發揮最大效能,讓收納更合理、動線更流暢、使用空間不浪費,真正提升居住品質。

    3. 與施工團隊協調與監工

    從發包、估價、驗收到問題處理,設計師都能幫你當「溝通橋樑」,減少溝通誤差與施作爭議,更節省你的時間與精神。

    4. 美感整合與風格一致性

    設計師會從整體空間出發,協調色彩、材質、燈光與家飾,打造視覺統一又符合居住者個性的風格空間


    四、該如何挑選適合的室內設計師?

    好的設計師是裝潢成功的一半,選擇時可從以下幾點觀察:

    • 是否願意傾聽需求與尊重預算
    • 是否能提供詳細預算表與施工計畫
    • 是否有過往作品可參考,風格是否符合你的期待;
    • 是否有清楚的合約條款與收費標準。

    也可透過口碑推薦、設計比稿、看作品集與實地參觀已完工案場,更有信心做出選擇。

     

    結語:打造真正適合三代同堂的家,從理解與設計開始

   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三代同堂代表的不僅是一種居住型態,更是一份情感的延續與家庭價值的體現。許多家庭選擇透天厝、多層住宅,作為三代共居的首選,但**「適合三代同堂的家」不只是房子夠大,而是空間設計是否真正貼近每個人的生活需求。**

    要讓三代人住得開心、自在、有尊重感,設計規劃與空間配置就顯得格外重要。本文將總結幾個關鍵觀念,幫助你打造出既實用又溫馨的理想家園。


    一、家的設計,應該從人出發

    傳統裝潢往往以美觀或格局為優先,但對三代同堂的家庭來說,「生活需求」才是設計的第一要素。

    • 長輩需要的是安全、無障礙、安靜與便利
    • 壯年夫妻重視隱私、收納、工作與休息平衡
    • 小孩則需要成長空間、安全與遊戲區域

    真正適合三代同堂的住宅,是能貼近每一位成員的生活節奏,並在設計中建立共處與尊重的平衡。


    二、空間規劃:分區不分心,動線要清晰

    一個好的三代共居空間,不能只是「把人塞進一棟房子」;而是需要經過縝密規劃,讓動線不打架、功能區明確分工:

    • **公共空間(客廳、餐廳)**設計寬敞明亮,鼓勵互動與共享;
    • **私人空間(臥室、書房)**應具備良好隔音與隱私設計;
    • 樓層分配建議:長輩房設在一樓、中壯年與小孩房安排在中高樓層,避免干擾。

    這樣的配置能讓每個人都「有自己的一方天地」,也能在需要時享受家庭的溫暖陪伴。


    三、風格設計要兼顧世代美感

    不同世代對居家美學的感受可能差異甚大。長輩喜歡中式傳統風、年輕人偏好北歐或現代簡約、小孩可能需要活潑繽紛的空間。

    因此,建議採用以下方式整合風格:

    • 公共空間採中性設計(如日式簡約、現代混搭、無印風等),風格統一、百搭耐看;
    • 私人空間客製化調整,每個人依照自己喜好打造專屬房間;
    • 搭配柔和燈光與自然材質,營造溫暖家的感覺。

    透過風格融合,不但能讓每位家庭成員都感到舒適,也能提升整體空間的視覺一致性與質感。


    四、安全性與收納設計缺一不可

    三代共居的生活物品非常多樣,從小孩的玩具到長輩的保健用品,若缺乏良好的收納與動線設計,家中很快就會變得雜亂無章。

    • 多功能收納設計:善用樓梯下方、牆角、櫃體頂部等畸零空間;
    • 安全設計細節:防滑地板、無門檻設計、浴室扶手、夜間感應燈;
    • 電源與家具配置:避免電線外露、設計圓角家具,防止孩童或長輩碰撞。

    這些看似細微的安排,卻是維持三代生活品質的關鍵要素。


    五、設計師的角色:轉譯需求、實現想像

    若你不是設計專業,建議找一位了解多代共居需求的室內設計師協助規劃。專業設計師能夠:

    • 整合全家人的需求與預算,提出可行方案;
    • 優化空間機能與風格一致性,避免風格衝突;
    • 協助監工與報價把關,確保裝修流程順暢,節省屋主心力。

    設計師不只是畫圖的人,更是將你對家的想像變為現實的最佳夥伴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狂賀!奇點空間設計粉絲專頁按讚數突破 18,000!

   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與肯定,未來我們將持續為大家帶來更多創意設計與優質服務,與您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空間體驗!

    🎉🎉室內設計專欄  室內設計文章推薦   室內設計案例及文章. 案例分享